WaCare巴林之旅:中東人驚嘆的數位醫療照護創新故事-下
- lisawu03
- 2024年12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距離台灣進入2025年「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突破20%),僅剩不到一個月!而對於中東國家巴林而言,望著全球眾多已開發國家的「前車之鑑」,即便其預計2050年才會成為超高齡社會,卻早已提前著墨高齡醫學(geriatrics)議題!?
這個月中,WaCare執行長潘人豪赴中東巴林「麥納瑪衛生代表大會暨博覽會」(Manama Health Congress and Expo 2024),12月13日先是以數位醫療照護主題驚艷全場後,隔天又獲邀在高齡醫學論壇中,加碼分享我們在社區健康照護的應用。

潘人豪執行長在論壇中講述了公衛端、醫療照護端在當今社會變遷下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如何挖掘出這些問題背後的需求,並進一步運用數位工具解決。
「像是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下,由於照顧者工作繁瑣、缺乏照顧者培力資源等,導致社區長輩健康的促進的執行任務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尤其在偏鄉地區,這現象更為明顯,進而造成『健康不平等』問題。」
WaCare因此透過遠距平台方式,有效將數位健康服務導入國內超過1200個社區據點,舉凡銀髮運動、口腔保健,甚至心理健康等,遠在都市的專業師資都能與長輩Live授課,成為許多長輩「數位共生(*註)」生活的初體驗。

當地專家也對我們表示,雖然巴林的人口組成仍以年輕人為主,但對WaCare平台非常印象深刻,由其是對於依賴家人照顧的長者和身心障礙人士而言,絕對能帶來龐大的幫助!
WaPro建構醫療人員「數位分身」 管理患者健康更便利
此外,潘人豪執行長還分享了WaCare運用給醫療照護專家的WaPro平台,構築醫療人的「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的概念,讓患者在每次回診之間,醫師也能便利地遠距管理、追蹤患者健康。
「不過,針對醫療、照護的數位化,在巴林仍處於早期階段,例如病歷、行政流程的數位化等,」潘人豪執行長表示,「數位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的概念在當地相對新穎,不過反倒也是海外國家值得取得先機、進攻當地市場的缺口。」
潘人豪執行長也有幸受邀參與巴林王國的重要健康政策發展公聽會,「雖然僅是受邀分享台灣經驗,但親身參與這些即將劇烈改變該國衛生和經濟的政策成形過程,真的深感動容!也不禁想到三十年前、90年代的臺灣,如何構築出如今成為全球典範的健保制度。」
當地專家對我們表示,雖然醫療照護模式在不同國家、族群中仍有一定的差異性,他們也需要找出真正合適於巴林的模式,不過,WaCare本次的分享讓他們意識到,不論對於院內、院外的病人或是社區健康,原來數位工具能帶來如此巨大的變革,相信也將成為巴林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這趟巴林行,讓WaCare在更多思考各國公衛與醫療如何「從實體走進數位世界」後,帶著滿滿的能量回台灣 ,持續推進我們在數位健康與醫療照護上的創新與拓展。
*註:WaCare的「數位共生」是創造一個醫療照護虛擬環境,讓民眾、照顧者、醫療人員、機構院所或政府單位,甚至是AI與數位裝置,都能在這虛擬環境中交流互動,解決健康照護問題的創新服務模式。透過線上互動,打造一個不受時間、空間與對象限制的社群形態,實現自由交流與共生共好的效果。這種模式能有效突破實體世界中的瓶頸,例如距離、時間以及語言的障礙,進一步提升醫療照護的效率與可及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