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數位醫療照護 x 慢性病:實證有效!台灣哪些產品可用?



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造成的各種慢性病,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健康挑戰。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近年來超過八成的 65 歲以上長者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而許多慢性病 (如高血壓) 年輕化的趨勢也令人擔憂,據統計,20~64 歲台灣人高血壓的盛行率達 25.2%,是 10年前的 3 倍之多!





在台灣,慢性病對健保資源形成沉重負擔;而在全球,每年約有 20%(約 1.8 兆美元)的醫療支出被認為是可避免的浪費,這讓人不禁思考,有沒有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健康」已經成為管理健康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 COVID-19 疫情期間,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從遠距醫療、手機 App 到智慧監測設備,這些科技讓慢性病患者不再受限於面對面的醫療方式,在家也能隨時隨地管理健康,確保獲得穩定的照護與指導。


國際期刊:實證數位醫療改善慢性病管理


根據《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2024 年發表的一篇研究《Mobile phon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 umbrella review and evidence synthesis from 34 meta-analyses》,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布朗大學等研究員共分析了 235 項隨機對照試驗,涵蓋 52 國、近 5 萬名患者,結果顯示「運用手機 App 或簡訊管理慢性病」具有以下好處:


  • 臨床結果改善:數位健康工具可顯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素 (HbA1c),並有效減少高血壓患者的血壓。


  • 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數位健康工具幫助患者追蹤健康數據,提高服藥順從性 (drug compliance),並改善生活習慣(特別是 HIV 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 強化醫病溝通:透過即時資料回報與雙向簡訊互動,醫療團隊能及時調整治療計畫,提高患者參與度與治療效果。




你的健康,科技來守護! 幾項台灣常見的數位醫療照護工具


數位健康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來看看幾個台灣目前可使用的數位健康工具:


・WaCare 遠距健康:全方位健康資訊管理


WaCare 除了提供豐富的線上健康課程資源外,還具備超過 20 種健康數據記錄功能。例如血壓紀錄功能,可透過 AI 讀取血壓數值,或連接智慧血壓計自動輸入,幫助使用者輕鬆監測每日血壓。同時,該平台提供個人化衛教提醒與 AI 健康建議,協助使用者更好地控制血壓。


WaCare 也支援遠距健康諮詢,讓使用者可直接與醫師即時溝通,或透過線上護理師獲取專業建議,確保獲得正確的健康照護資訊。


此外,該平台還能連結健康存摺、直接匯入就醫紀錄,以及用於記錄用藥、血糖等數據,甚至可同步所在地空氣品質與氣象資訊。特別的是,使用者可自主授權親人、照顧者、個管師和特定醫療機構查閱健康數據,建立個人化的數位健康社群。



・智慧手錶/手環:個人化自動健康監測


市面上的智慧型手錶與手環已經相當普及,例如台灣品牌 Garmin、Asus,以及國際品牌 Google、Fitbit(現已被 Google 收購)、Apple Watch 等。


以 Apple Watch 為例,Apple Watch Series 4 以後的機種搭載心電圖 (ECG) 功能,並獲得台灣 2020 年底核准開放使用。當偵測到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等症狀時,Apple Watch 會自動發出通知,國內外已有許多案例顯示其能協助使用者提早發現心臟問題並及時就醫。


此外,具有即時監測功能的智慧慧手環/手錶,也能與許多健康管理 App 連結,成為收集使用者健康資訊的媒介。例如上述 WaCare App,就可連動 Fitbit、Garmin 和蘋果的應用程式 Apple Health,使健康數據匯入更為便利。


・智抗糖 (Health2Sync):智慧糖尿病管理平台


智抗糖專為糖尿病管理設計,結合持續血糖監測系統 (CGM),透過藍牙傳輸記錄血糖數據,並能即時提供個人化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幫助患者穩定血糖並降低併發症風險。


智抗糖的功能不僅限於記錄血糖數據,還可提供歷史趨勢分析、報告輸出,讓使用者更全面掌握自身健康狀況。此外,該平台可與雲端照護系統連結,讓患者的健康數據能夠即時分享給醫療團隊和親友,確保患者獲得最佳的照護與支持,並具備個人化提醒與衛教功能。

Comments


bottom of page